在Shopee开店前进行选品和定价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,直接关系到店铺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。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建议:
一、 Shopee开店前选品策略
选品的核心是找到“市场有需求、你有优势、能赚钱”的产品。
1. 市场调研与趋势分析(免费方法为主)
Shopee平台内部数据:
热销榜/飙升榜 (Best Selling / Trending Products):这是最直接的参考。浏览Shopee各个站点(如马来西亚、台湾、泰国等)的热销榜单,了解哪些品类和具体商品长期受欢迎或正在快速增长。
搜索框智能提示:在Shopee搜索框输入宽泛的词语,观察自动弹出的搜索建议。这些是用户实际搜索的热门关键词,能帮你发现细分品类和热门产品。
研究竞争对手:找到你感兴趣品类的头部卖家或表现好的店铺,分析他们的商品种类、销量、评价、定价、促销活动等。
浏览“新品上市”/“今日特价”:关注平台上的新品和促销活动,发现潜在爆款。
第三方数据工具(部分免费):
知虾 (Zhixia) / 卖家精灵 (SellerSprite):这些工具通常提供免费额度,可以查询商品的销量、预估收入、竞争度、关键词搜索量等数据。用它们来验证你从Shopee平台发现的潜在商品的数据表现。
Google Trends (谷歌趋势):可以了解某个产品词在全球或特定地区(如东南亚、台湾)的搜索热度趋势,判断品类的长期潜力。
社交媒体与内容平台:
TikTok / Instagram / Facebook:关注热门话题、挑战、网红推荐,了解当下流行趋势和用户讨论的热点产品。
小红书(针对台湾市场):了解台湾用户的消费偏好和种草产品。
YouTube:观看测评视频、开箱视频,了解用户对产品的真实反馈。
国内供应链平台:
1688.com:这是国内许多跨境卖家的货源地。在1688上查看热销榜、趋势词、供应商推荐,可以反哺你的Shopee选品。关注“一件代发”的商品,降低初期库存风险。
2. 结合自身优势与资源
供应链优势:
是否有认识的工厂? 如果你有认识的、能提供稳定货源且价格有优势的工厂(如服装、家居、电子产品、小商品等),可以优先选择该品类的产品。
产品独特性:能否找到国内有特色、国外少见的产品?(如地方特产、手工艺品、有设计感的小商品)。
个人兴趣与了解程度:
选择你熟悉或感兴趣的品类,这样更容易理解产品细节、用户需求,也能更好地进行营销推广。
投入能力:
资金:某些品类(如大件家居、电子产品)需要更高的启动资金和库存。
时间精力:有些品类(如美妆、食品)需要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产品研究、合规性检查和客户服务中。
3. 选品的关键原则
市场需求:产品是否有足够的潜在买家?
竞争程度:市场是否过于饱和?能否找到差异化竞争点?
利润空间:扣除所有成本后,能否获得合理的利润?
产品质量与稳定性:能否保证产品质量,减少差评和退货?
物流可行性:产品是否适合国际运输?(体积、重量、易碎性、运输限制)。
合规性:产品是否符合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要求?(尤其食品、化妆品、电子产品)。
复购率:消耗品(如美妆、零食、日用品)或有一定粘性的产品,复购率高,有助于店铺长期发展。
易于营销:产品是否有吸引力,是否容易通过图片、视频、文案进行推广?
二、 Shopee开店前定价策略
定价是选品后的关键一步,需要综合考虑成本、市场、品牌定位等多方面因素。
1. 核算成本(这是定价的基础)
产品采购成本:从供应商处拿货的价格。
国内物流成本:从供应商处到你发货仓库的费用。
仓储费用:如果使用第三方仓储。
Shopee平台费用:
交易费/佣金 (Transaction Fee):Shopee会对每笔订单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。
佣金 (Commission Fee):按销售额收取。
服务费/增值税 (Service Fee / VAT):根据不同站点和政策而定。
国际物流成本(头程物流):从你的发货地到Shopee海外仓或直接配送到买家的运费。
尾程物流成本(Shopee Logistic Service / SLS):Shopee提供的物流解决方案费用。
营销推广费用:如Shopee广告费(Shopee Ads)、站外推广成本等。
包装成本:快递袋、填充物、胶带等。
人力成本:打包、客服、处理订单的时间成本。
汇率损耗:如果你的货款和销售款是不同货币。
潜在退货/售后成本。
2. 市场调研与定价分析
分析竞争对手定价:
在Shopee上搜索你的目标产品,查看销量高、评价好的同款或类似款的定价范围。
了解竞争对手是走低价策略还是高价(高品质/品牌)策略。
参考平台建议价:Shopee有时也会根据市场数据提供一些品类的建议价。
3. 确定定价策略
成本加成定价法 (Cost-Plus Pricing):
公式:定价 = 总成本 / (1 - 目标利润率)
优点:简单易行,能确保覆盖成本和达到预期的利润。
缺点:可能忽略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。
竞争导向定价法 (Competition-Based Pricing):
将价格定在竞争对手相似产品价格的附近,或者略低于主要竞争对手以吸引价格敏感型买家。
注意:如果你的产品在质量、服务或品牌上有优势,可以适当提高价格。
价值导向定价法 (Value-Based Pricing):
根据产品为客户带来的价值来定价。如果你的产品能解决客户的重大痛点,或具有独特的设计、功能,可以定更高的价格。
适用于有品牌优势、独家货源或高附加值的产品。
渗透定价法 (Penetration Pricing):
初期将价格定得较低,快速打开市场,获取销量和客户,然后再逐渐提价。适合新进入市场、希望快速积累用户的新品。
撇脂定价法 (Skimming Pricing):
初期将价格定得较高,主要吸引愿意为创新、独特性支付溢价的早期用户,然后随着竞争加剧或产品生命周期推进而降价。
4. 定价时的具体考量
定位:你的店铺是走平价路线、性价比路线还是品牌路线?
促销活动:定价时要预留出参加Shopee促销活动(如满减、折扣券)的空间。
心理价位:考虑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心理价位,例如使用“9.9”、“19.9”等尾数定价。
利润率:确保定价后的毛利率能够覆盖所有成本并产生利润。
长期定价:避免频繁大幅度降价,以免损害品牌形象。
实操建议:
列出所有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:详细核算每一项费用。
设定一个期望的毛利率:例如,希望至少有20%的毛利率。
参考竞争对手定价:找出相似产品的价格区间。
初步定价:根据成本和市场价,初步设定一个价格。
进行“价格测试”:可以先上架一部分商品,观察销量反馈,再根据数据调整价格。
考虑捆绑销售或套餐定价:提高客单价。
总结:
开店前的选品和定价是一个迭代优化的过程。先通过市场调研锁定有潜力且符合你资源的产品,然后仔细核算成本,再结合市场竞争情况和你的品牌定位,制定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。 初期可以采用相对保守的定价,通过数据反馈不断调整。